9月14日7点,秋雨蒙蒙,成都市新都区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内,两辆大型卡车载着60吨钢筋驶入。“我们终于不愁原材料了。”中国五冶航空科创中心项目经理司振威满心欢喜,“这是一个好信号,标志着项目全面复工。”
其实,9月8日航空科创中心建设项目已实现“半复工”,9月14日实现“全复工”——两次复工,航空科创中心建设项目经历了什么?
第一次“半复工”
航空科创中心建设项目于今年4月动工,总建筑面积10.45万平方米,是功能区内集办公、会议、研发、共享工程实验室、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两栋在建建筑。
和大多数在建项目一样,疫情发生以来,航空科创中心建设项目曾按下“暂停键”。“项目共有350多名工人,160多名工人原则居家、192名工人留在项目上。”项目部安全经理吴朝忠介绍,9月5日,在具备闭环管理条件后,项目部向功能区管委会和项目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开启“防疫泡泡”闭环生产模式。申请很快得到批准,该项目成为功能区首批次具备复工条件的10个项目之一,于9月8日复工。
其实,这只能算“半复工”。施工人员减少近一半,施工所需桁架板、钢筋只够平常状态下3至5天的用量。“留守工人中,一半工人上午6点至10点作业,另一半下午2点至6点作业。”司振威介绍,“一周左右时间内,项目通过抢工期‘抢’回产值约800万元。”
第二次“全复工”
9月14日凌晨5点,两辆大型卡车载着60吨钢筋,从威远钢铁有限公司眉山工厂出发,两个小时后,抵达中国五冶航空科创中心建设项目部。
中国五冶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项目目前钢筋用量大,正常状态下每天用量在40吨左右,“之前的库存已不足100吨。材料为何来得这么及时?这是因为在接到有序恢复生产生活通知前,项目部早就做好了相关准备。”司振威解释,如果没有提前组织材料,正式复工将至少推迟到一周后。
记者在项目现场采访时看到,航空科创中心两栋在建建筑地上部分已呈现两层、三层高度,它们在工人忙碌的手中,一天天拔节生长。
“今天项目部管理人员已全部就位,两天内工人全部到岗,我们将迅速实现满产状态。”中国五冶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航空科创中心建设项目基础施工已完成85%,地下室顶板施工已完成80%,“预计10月可完成地下室顶板封顶,确保明年3月实现项目主体封顶。”(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明海)
“同世界·共北斗”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,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,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。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...
意向区域: 全国
意向区域: 长三角 上海 江苏-南京市 江苏-无锡市 江苏-徐州市 江苏-常州市 江苏-苏州市 江苏-南通市 江苏-连云港市 江苏-淮安市 江苏-盐城市 江苏-扬州市 江苏-镇江市 江苏-泰州市 江苏-宿迁 浙江-杭州市 浙江-宁波市 浙江-温州市 浙江-绍兴市 浙江-湖州市 浙江-嘉兴市 浙江-金华市 浙江-衢州市 浙江-舟山市 浙江-台州市 浙江-丽水市 安徽-合肥市 安徽-芜湖市 安徽-马鞍山市 安徽-铜陵市 安徽-池州市 安徽-安庆市 安徽-宣城市 安徽-滁州市 安徽-蚌埠市 安徽-淮北市 安徽-淮南市 安徽-宿州市 安徽-阜阳市 安徽-亳州市 安徽-六安市 安徽-黄山市
意向区域: 全国